把网络经历写成日记,带你了解互联网财富的那些事!
邻村又要放电影了!这样的消息早在一两天前就隐约传开了。因为我们屯太小,当时只有六户人家,又不通电,大队从来没有安排放映队给我们屯放过电影。因此,小时候我所看到的电影都是要到步行一个小时左右的周边邻村才能看得到的。
傍晚,奶奶不再下达那些没完没了的打柴、割猪菜之类的任务,爸爸已经把他那个全屯唯一的黄色铜皮电筒装上新电池,电筒尾部还备有一个我们叫做“电胆”的电灯泡,以备万一。妈妈早早就煮好了晚饭,因为要赶路,要煮平时难得一见的干饭,才不容易饿。她还拿出过节才能见到的新衣服,让我们整齐地穿上。她还不停地叮嘱那些千遍一律的注意事项,不要跟丢大人,怎么过河过沟,怎么找位置坐,见到生人要有礼貌等等,每次都是这些,仪式感很强,使我们感觉去看一场电影,就像是参加一次重要的外事活动。
到天将要黑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洗漱干净,穿戴整齐,在父母的目送下纷纷从家里出来,先集中在我们屯中间的那块男人用来磨刀、女人用来锺布的无边形大石头旁边,边坐边等。见到人马基本到齐,领头的大手一挥,兴奋和期待了两三天的我们终于出发了。
当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时,我们已经走到半路。那是有手电筒的人最为得瑟、最为神气的时光了。当时,手电筒无疑可以列入各家各户的现代化物件,它是生活必需品,但也还是稀罕品,还不是每家每户都备有的。我们手中会拿出自己的手电筒,有加长的,有袖珍的,比亮度,比弧度,比远光,一路走一路比。那个照得最亮最远的,会故意用电筒指向深山,指向远方,摇摇曳曳,反反复复,不断地撩拨着我们那一颗颗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心。
当振奋人心的“突突突” 的声音由远而近隐约传来时,我们开始闻到一股发动机的柴油的香味。同时,我们会看到一束耀眼的灯光从地面如同利剑一样射向天空,把茫茫的黑夜照得十分亮堂,就像白昼一般。我们知道,那就是放电影的地方了。那时候,我们的心会有丝丝颤动,兴奋和紧张,使每个人自然而然地加快了脚步。
我们几乎以小跑的方式赶了过去,其实早点慢点都一样。操场上早已坐满了大大小小的人们,凳子都是带自家的,因为电影就放在他们的家门口,有资格享受坐凳子的自然都是那里的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自在和幸福,爽朗的笑声和俏皮的嬉戏声不时传来,感染着整个露天电影场。我们这些从周边村屯过来的,只能围拢在他们的周边站着。不用指挥,大家都很自觉地找好位置,相互错开,不相遮挡。个子矮一点的,会从附近菜园旁边找来一些石头砖头,拿来垫脚。有了垫脚石,鹤立于众,站高望远,心也飘然。
幕布由四根绳子拉扯着,早已经张挂好,白色,四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至于等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和马、飞机和大炮、铁骨柔情和怒发冲冠在上面变幻、交融和演示,这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心中写满了新奇和问号,我们不知道发明电影的卢米埃尔兄弟是谁,也不知道电影是流动的活照片,直到若干年后,有一本名叫《十万个为什么》的奇书,才给我们解谜,给我们答案。
放映时间总不会那么准时。我觉得当时在农村,最受人们敬慕和善待的,放映员应该排在前列了。放映员比干部还稀缺,全公社只有一两个。要放电影,得预约、排队,得专人用马驮接送,毕恭毕敬,诚心诚意。放映员一到,全村上下,喜气洋洋,跟过节有着不一样的兴奋心情。放映员的晚餐都是当时当地最上等的菜肴了。一般少不了当地河鱼、黄豆炒鸡蛋,甚至鸡肉点鸭酱也还是有的。喝点小酒,越喝越亲密,唠出一些沾亲带故的红薯藤话题,时间因此拖延一点,那是经常的事了。
站了不知道有多久,放映员微红着脸出现了,他首先很有礼貌地请当地的领导讲话。领导面色红润,胸有成竹,很见世面的样子。他的声音很高,喇叭很响,每句话都有一个“啊”做助词,大家听着想笑又不敢笑。平时听那领导讲话觉得跟我们也差不多,但听到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来,感觉庄重威严,很有气度。
终于要放映了,放映员才发现还没有倒好带子,他口中不知嘟噜什么,但还是不慌不忙,把高矮不同的两个轮子换了位置,快速转动,重新“洗”了一遍。整个过程,都在观众的目视中完成,刀过竹解,十分利索。接着,他的手轻轻一按,高高悬挂着的那盏灯灭了,操场一片暗黑,幕布开始有了亮光。首先是一个宣传短片,短片内容一般有农村政策、有实用技术等等。二十来分钟之后,正片来了。那时候,大人召呼小孩安静入座的声音紧迫而严厉。在大家的热切期待中,幕布中央,“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大字,由远而近,由小而大,无数耀眼的彩条喷薄而出,金光闪闪,充斥整个幕布。这熟悉而震撼的一幕,经年累月,直至今天,还深藏在我的记忆里。
放映后,刚开始时整个操场还算安静,当时人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纵使幕布上面人来人往,炮火连天,打仗激烈,大多数人都不大理解其中的故事,有时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区分不了。这时会有一些读过书的人站出来作义务解说员,他们声音越来越高,自我感觉越来越好,虽然也是连蒙带猜,望文生义,但听众和粉丝还是很多,场面有些嘈杂,可是见惯场面的放映员并不干预。他只管换他的胶片,胶片换了三四回,电影就结束了。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会热烈地讨论着影片里的一些情节,也会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南征北战》那两个解放军边行军边讲话的镜头太久了,如果把其中的一段换成铿锵伸缩的大炮猛烈攻击敌人,让更多的敌人在炮火中从战壕中倒飞出来,那才解气。有的说,《渡江侦察记》怎么有一个人潜水的时间能那么长?河面上时不时冒出一些气泡出来,里面的奥妙在哪里呢?《闪闪的红星》真好,冬子可爱又英勇,甚至已经有人把自己的帽子整成了冬子的样子,把身边的伙伴当作“胡汉三”,斗志昂扬,当即扮起了少年英雄。
通常,夜已经很深了,我们才回到家。现在想来,那一场又一场的露天电影,是否就是叫醒我们成长路上那些黑夜的一道道亮光呢!
来源:小白蜀黍,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xiaobaiss.com/post/4913.html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点我查看教程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 点我查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