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网络经历写成日记,带你了解互联网财富的那些事!
留在脑海里的不是美好的回忆,就是心灵触痛!无论哪种都是我记忆宝库中的瑰宝,是随手可捡拾的碎金。美好的回忆,给我欣喜和愉悦,刻骨铭心的触痛,会让我反思和警醒!盘点QQ日志,感慨退休后十几年的似水流年,心路历程,更多的是苦愁哀怨,也许是境遇不佳,也许是心绪凌乱。总之极少见上进向暖!自先生患病始,就没有了先前的轻松和愉快。以后的几年南北奔波,医病疗伤。我的心百孔千疮,我的身体疲惫不堪。再后来先生离我而去,我极尽崩溃!至今还没有从噩梦中完全醒来,更何况眼下七旬暮年,跌落深谷,从未有的低迷,从未有的绝望!可是路还是要走,日子还是要一天天的过……一连几天的阴雨,笼住了天空,也笼住了我的心。我折返回到过去,在回忆中找寻可以疗伤的时光!忽而发现日志中,少见写孙子的文字。原因是孙子爷爷,我的先生,生病,医病,
说是登山,其实是汽车送你到山上。因为假期旅游人太多了,听说还从上海临时调来一些小车司机帮忙。莫干山山路崎岖蜿蜒,路弯约360度。这些司机个个都是开车高手,他们开车猛,速度快,是城里人难能看见的。山路仅够两辆小车并排行驶,但他们在拐弯处相遇时,都能灵巧地挨边穿过。我们坐在车上,真切地感受到坐过山车的滋味,刺激,惊险。没有人叮嘱你系上防护带,突然发现上山如此这般,赶紧牢牢抓紧扶手,生怕被抛出车外。几十辆小汽车在山路上上上下下,犹如一条长龙在山上游动,煞是一道好风景。汽车上的标语“在云端上行走,为莫干山停留。”写出了司机们的精神面貌和豪言壮语。下了车,悬着的心平静下来。这才静静地欣赏山中景色,看到竹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温度适宜,空气湿润凉爽。静谧的环境让你真想坐下来读会儿书,或饱览山上
林则徐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段反对给子孙后代留过多财产的名言,应该成为警示钟,让人们不再做这种劳而有过、劳而有害的蠢事、傻事。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故事一孙叔敖之子请封寝丘之地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后来的丞相。他以贤能闻名于世,是个全能型人才,清廉自守、执法严明、公正无私,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循吏”第一。孙叔敖担任令尹期间,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全盛期,楚庄王就是在他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可惜天妒英才,孙叔敖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就在他弥留之际,再三叮嘱儿子孙安:“楚王为嘉奖我的功劳,曾多次要给我封地,我都拒绝了。我死后,楚王如果要封你官,
做儿童督导员,我经常跟许多孩子打交道。家庭情况不一,性格的迥异,孩子们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能盛开。特别是特殊家庭特殊的孩子,我愿意倾听他们盛开的声音,而小子涵是就其中的一个。与小子涵的交往从一篇作文开始,从她的老师那里我读到了她的那篇《中秋节》的习作。子涵在文章中这样写到“我最讨厌中秋节了,因为一听到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看到天空圆圆的月亮,一想到我们家并不团圆,我心里就难过极了。爸爸啊,我亲爱的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带着无尽的怜爱,我看到了子涵。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她瘦瘦的,眼光总是躲着人。我给她带去了书和一些学习用品,在老师的提醒下,怯生生地说了声:“谢谢爷爷!”头都不敢抬,从我手上接过了物品。之后,我了解了小子涵的家庭情况。在小子涵四岁的
天气凉爽了许多,可中午的阳光还是暖暖的。桐树的叶子落了,杨树的叶子也落了。路旁渠沟里堆积厚厚的一层,黄灿灿的,风一吹,枯叶翻飞,像早晨院子里,放开圈门出来争食的鸡,扑棱棱,呼啦啦的响。现在,农村不仅政策好,生活、生产条件也先进的很。水稻全是机械化收割,机主还帮助把收上来的稻谷送回家或送到晒场去晾晒。有些倒在水泥路上,还没有晒干,就被稻贩子用大车拉走了。老百姓种庄稼没有以前受累了。收完稻子后,老朱本意,今冬不想再种麦子了,可村主任找了他几回,说有一家企业扶贫,麦种、化肥,免费送。来年还高价回收小麦,傻子才不种呐!经过村主任苦口婆心开导,他才勉强种了几亩。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夏收夏种,农闲有七八个月时间。老朱想进城打个零工,挣个吸烟钱,反正在家也没啥事。儿女坚决不同意,年纪一大把,重活干不动,轻活哪
作家三毛写过:“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么完美。”当油条遇上豆浆的时候,童年吃的是味道,现在吃的是回忆。我是六零后,虽说生活拮据,但再苦的岁月也有甜蜜的时光,再平常的食物也有美食的味道。油条和豆浆,在今天看来是一种极普通的小吃,油条配豆浆,成了很多人早餐的标配,更多的是方便和饱腹,而非等同于美食。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却成了孩童时期的高级和奢侈食品。据说油条的来历和秦桧有关。这是坏事可以变好事的例子。这个竟然和屈原有关粽子一样有一拼。至少,我喜欢油条甚于喜欢粽子。油条先叫油炸桧,然后讹音成了油炸鬼。无论是桧还是鬼,反正遭人民痛恨,食之而后快。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里遭人痛恨,满街叫卖油炸包大人。中国古来捏塑像下诅咒的事就不少,但大多绑个草人刺一刺,雕个木人射一射,或者后宫争宠传说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星期天上午,艳阳高照,我带着参加工作以后穿的第一双皮鞋到西坪街去修补,虽说是补,由于穿得特别爱惜,皮鞋并没有烂,只是鞋帮的边沿有点离,弃之可惜,找补鞋的修一下还可以穿。况且这双皮鞋是我参加工作近两年来梦寐以求通过节衣缩食买来的,所以它对我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早在上高中的时候,由于家里穷,只好穿着妈妈手工做的千层布鞋。每当看到同学或老师穿着油光锃亮的皮鞋时,我都非常羡慕,心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穿上皮鞋?眼看就要高考了,我加倍努力地向着穿皮鞋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几个月后,我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中师录取通知书。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终于也穿上了皮鞋,所以格外珍惜。边走边想,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特别热闹的十字街,在一个补鞋摊点前停下脚步。“大叔,给我脚上的鞋修一修。”补鞋师傅抬头看了我
每逢周末节假日回到兴化,一进家门,触不及防,一股熟悉的气味猛地袭击了我的鼻子,这是妈妈炖的鱼汤,是人世间最温暖、最鲜美的味道。曾听说一个典故:东汉太尉王翔,年幼丧母,为给后妈治病,冰天雪地,脱下棉衣,赤身卧在寒冰之上,他用身体的温度将冰面慢慢融化,一条鲤鱼跳跃而出。王翔握冰求鱼,将鲜活的鲤鱼熬成鱼汤端给继母服用,大孝子的故事甚为感人。记得小时候,我家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生病了,就可以喝一碗鱼汤。江淮水乡,里下河里的鲫鱼做的汤是美味佳肴。但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60、70年代,家庭生活都很拮据,日子一直都过得很紧巴,饭食自然是没有什么营养。至于吃猪肉喝鱼汤只有到逢年过节时,才有机会人人享用。所以,这种生病时喝的鱼汤对我就成了一种诱惑。我虽然是家中独子,但仍不如比我小一岁的妹妹更受母亲的宠爱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当鬓边已生华发,眼角爬上皱纹,我便走进了人生天高云淡的金秋年华,心情也像这天空一样高远清爽。此时,一壶美酒,与老友至交相逢,于昏黄灯火下,忆往昔谈旧梦,欢歌笑语,感慨万千。那些曾经的青春与梦想、喧嚣和浮华逐渐远去,生活平淡如水。而平淡生活中,我却学会了坦然与沉静,拒绝了无意义的事情,也徒增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经意间却发现,如同茶一样,美酒自然而然成了我闲趣生活的一部分,为平淡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酒,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陶渊明爱酒,留下了不朽的饮酒诗,“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苏东坡也爱酒,虽然一生坎坷,仕途艰难曲折,可他依然豁达开阔,不在乎人生的苦难,写下了“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给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心呀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给我打月饼呀我给爷爷唱支歌呀一支歌儿一片情呀”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想起这首歌,想起第一次看到这首儿歌改编成节目演出,不是在学校里,也不是在舞台上,是在农村我舅舅家。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去舅舅家玩,没一会,舅舅家进来了敲锣打鼓的一帮人,为首的一个男孩穿着白布衫,腰里扎了一条红布带,头上裹了一条白毛巾,手里握着一把红缨枪,我看到他的扮相乐了,好奇又兴奋,他是我到舅舅家玩耍时认识的小伙伴,他的名字叫四蛋,我兴奋地对他笑,他竟然装着不认识我,当时的四蛋和我差不多大,也就八岁到十岁这样的年龄吧。小时候在农村,最最高级的娱乐就是到处追着看电影,再就是学校过六一的时候拿个花环上街转一圈都奢侈的不得了,平时除了狗叫鸡打鸣,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