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网络经历写成日记,带你了解互联网财富的那些事!
“山之东兮泰岳绝峰,
山之南兮凤栖肥城。
山之西兮襟带河清,
山之北兮依附清亭。”
这四句优美的诗句,是镌刻在马山极顶明万历八年(1580)《重修隔马丰施侯庙记》石碑中的文字,简练描绘了此山清秀俊奇,雄峙天东的壮美气象。
马山,古称格马山、隔马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城南21公里处,海拔高度512.3米,面积3.6平方公里。山顶平阔顺直,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以山顶分水岭为界,山的西面为双泉镇,山的东面为马山镇。此山南绾小马山,北携鹰嘴峰,整山涌起,拔地通天,具典型的岱崮地貌特征。
作为道教圣地的马山不光是一座文化名山,更是一处战略要冲,宾溪水两源东西萦绕,齐长城双线南北环拱。地势险要,战事频仍,从古到今,兵家必争。
既然是座文化、地理名山,那马山一名出自何时、何因呢?梳理浩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马山一名竟然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和来历。
首先说第一种“因战而名”。《左传》记载,鲁襄公十八年(前555年)十一月,以晋国为首的晋联军攻克齐国的防门重地进驻平阴邑(今孝里街道东障),然后大体沿着现今济广高速公路孝里至长清服务区的路径,追逃齐军至归德街道土屋村东南的险隘大石门附近。当时,齐军负责殿后的寺人夙沙卫,为了阻挡追兵,便在路口将战车拴成一排堵道以迟滞晋联军。
大夫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意思是你一个阉人负责军队的殿后,应是整个齐国的耻辱,你不如赶快先走吧。听到这句羞辱人的话后,夙沙卫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两位大夫,遂决心借刀杀人。就在石门道的最狭隘处杀死几匹战马,牢牢堵住隘口,将殖绰、郭最挡在后面,晋联军追来,轻而易举就把二人俘虏了。
齐军内讧而“格马塞道”的隘口就是今天马山镇与归德街道两镇交界的大石门,又名石门道、石门关、石门隘等。民国版《长清县志》卷十六记载“汉卢区土屋庄之东南云头山西有土屋至崮头之要路,名曰大石门。此地东西石崖,削壁千尺,有峡道宽丈余,长约里许。”
“格马者,杀马也”。由于这个“格马塞道”的事件,于是人们便将大石门东南不远处的高山慢慢叫成了格马山。《魏书·地形志》、《水经注·济水注》等历史文献中都有格马山的记载。应当说马山因一场齐晋之战而名的历史也是最为悠久了。
再来说一说马山“因阻而名”的出处。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其所著《东游略记》中记载,宋大观三年(1109),东平陈彦元在《隔马神君庙记》云:“又谓相传景德中,契丹冦兖、郓,山之神阴障戎马,使不得南,以是得名。”大致意思是说,相传北宋景德年间,北方的契丹兵准备进攻山东的兖州、郓州等地,危机时刻,马山山神暗地里阻隔契丹兵南下,故名隔马山。
从实际的地形来看,马山及其余脉呈南北走向,绵延十多公里,山势巍峨,险阻难越。无论从山西边的双泉到山东边的马东,还是从山东边的马东去西边的双泉,空行人翻山越岭抄小路还可以,但车马辎重都得向北绕道漩庄不可,要么就得向南过刘口入肥城再向北还。就是交通已现代化的今天,山两边的交通联络仍是如此。由于马山的阻隔,给人们的交往,社会的交流造成了很多的困难,说马山“因阻而名”叫隔马山,也没什么毛病。
最后说一下马山的“因形而名”。马山山顶乾隆三年(1738)《重修隔马丰施侯庙记》碑记载,“历观若耳若尾,形迹宛肖,古人象形而名之。”意思是说此山的南北两头像马的耳朵和尾巴,简直惟妙惟肖,古人于是就将这座外形似马的山而叫成了马山,这也是马山“因形而名”最早的碑刻记载了。清代文人庸敬子在其所著《游马山记》中写道:““遥望沟南一峰孤耸…名马鬃峰。峰前危石仿佛马耳,名马耳峰。入山之处如马尾,修庙之处如马脊,车辙峰如马项(脖子),南首西向者如马头,因知山之命名以此。”可以说,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庸敬子是描述“山形如马”最为详述的了。
而官方对于马山“因形而名”的认定当属民国版《长清县志》了,“隔马山,因此山形势似马,故又称曰马山。”现在92版《长清县志》、《长清区志》以及现今所有的官方文献资料对马山一名的认定皆同民国版《长清县志》类似。
综上所述,马山一名从最早的“格马山”,逐渐讹为“隔马山”,再之后慢慢简化成“马山”,从繁至简,倒也符合历史文化的演变规律。
但三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最符合事实、最为靠谱呢?
虽然第一种“格马塞道”的说法最早,并且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但深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事实有时候还真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回事。说“格马塞道”而命名马山是一笔历史糊涂账也不为过。因为《左传》记载的这一过程只是说“杀马以塞隘”,这个“隘”只是一个非常狭小的路口,但没有指就是大石门这个地方,更没有格马山一说。土屋大石门出现在史书中还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事。据嘉庆版《平阴县志》卷二记载:“周鲁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登巫山以望晋师,遂由石门道夜遁。”但这一记录只是战事过程,并没有齐军内讧而导致“格马塞道”的叙述,也没有与之关联格马山或隔马山一说。而“格马塞道”发生地为大石门这一认定应是后人考证的结果,时间大约为清朝到民国年间,从实际地形来看,这一认定结果应是准确无误,也是非常符合历史事实的。但用“格马塞道”这个历史事件,就一定以此来命名马山为格马山或隔马山,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我们只要到当年发生“格马塞道”的大石门就会看到,大石门南边为潘庄西山,呈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由于这列山脉的遮挡,无论站在大石门的任何位置,根本看不到马山在哪儿。从大石门的位置向东走到潘庄村附近,也就是大石门所在山峪最东端的出口处,向南望,才能看到高耸入云的马山,距离差不多有四五公里之遥。看着不算远,但“望山跑死马”,走起来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以发生在大石门“格马塞道”的战事去命名十里地开外的大山为格马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也更难以让人理解。
至于元好问记载的马山山神阻隔契丹兵进犯而命名隔马山一事,文字上明明白白写明了“相传”内容,说白了就是民间传说故事,根本就不能当真。
而笔者最为认同的当属马山的“因形而名了”。马山北边不远处的山头,因形似老鹰的嘴喙而叫鹰嘴峰,马山西南方向的山因似牛头而命名牛头山,马山东北方向的山如卧地的老牛而称之为卧牛山等,不胜枚举。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马山庙宇碑记》里面说的更直接:“山有马形,故以名,亦犹青之驼山有驼形,沂之龟山有龟形云尔。”意思是说,这座山形状像马,所以就叫马山,如同青州有座山外形像骆驼就叫驼山,沂蒙有座山像乌龟就叫龟山一样。民间向来就有“看啥像啥,像啥是啥”的说法,但大自然的造化你不能要求它“是”,只要“像”就可以了。从这一点来看,马山恰如其分。
很多山川峰岭的命名,学家、官家和民间不是一回事,从事实来看,民间的命名更有生命力,甚至更有权威性。就其马山一名来说,说不定在“格马塞道”之前民间就有“形而为马”的广泛认同。由于形象直白,对于普通的乡间百姓来说,更容易接受和采用,也就更容易传播和记忆,随着岁月的推移,也就更加的权威和普遍。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史家很多的记述、标注往往采用百姓广泛认同,民间口口相传的这些东西,而学家、官家掌握的不少内容却慢慢的销声匿迹了。看来清人庸敬子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在其《游马山记》就写到:“因知山之命名以此,而峰高隔马、杀马塞道之说皆不足信矣。”
三种说法皆有道理,或有部分道理,有的牵强些,有的实际些,应当说,这都是马山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说史实也好,神话也罢、说宗教也好、说传说也罢,这一切的一切都与马山及周边的漫长历史及马山的形状大有关联,其本身就是世间民俗和地名学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对认识马山,开发马山,保护马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来源:小白蜀黍,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xiaobaiss.com/post/4807.html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点我查看教程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 点我查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