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白分享 » 正文

《一把米有多少粒》读后感

190 人参与  2023年06月16日 20:39  分类 : 小白分享  评论

大作家刘心武的《一把米有多少粒》我读了好几遍,每一次都读出新的感受和收获。

书中的内容大概是,新来的小阿姨端着锅问妻子:“我抓的这三把米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要数数一共多少粒?”妻子莫名其妙,一旁的我也惊诧不已。原来,她在前一家帮厨,那家的女主人就曾让她数过米粒。吃过晚饭收拾完一切,小阿姨主动跟我们细说端详。那家女主人年事已高,她管她叫姥姥,她一去,姥姥就跟她交代,要用玻璃量杯量米做饭。姥姥说,每次量出的米粒,上下误差不会超出八粒。可是那天玻璃量杯落地碎掉了,是姥姥自己失手砸碎的,小阿姨就只好用手抓米,衡量着两把米差不多,但姥姥非要她把那米一粒粒数过…… 我和妻子听着都笑了。小阿姨不笑,她认真地告诉我们,其实姥姥是个很好的人,她并不是吝啬刻薄,就那么个脾气,不论事情大小,一概要精细计算,这样做好处也真不少。比如姥姥阳台上养的花,因为换土施肥浇水什么的全都根据书上的规定按量执行,所以总是叶肥花艳;又比如好些人家因为总不能严格按规定配兑消毒液弄得气味熏人,杀菌效果又不好,姥姥却总是量杯量筒来回按说明书细细配兑,结果消毒作用非常充分。 

yibami.jpg 《一把米有多少粒》读后感 小白分享

可是,文中作者并没有褒扬这位姥姥,他认为这位姥姥这样的脾性坏处挺多,因为姥姥一天到晚总在那里“合理精确计算”,让再好脾气的人也难以长期忍受。姥姥前些时候去世了,大家都说是累心累死的。

作者进而总结说,这位姥姥可能是具有这类心理疾患的人士中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在某些场合面对某些问题时,心理上也会出现算计过细,导致别人心烦自己心累的毛病。

当然,作者的推论和结论都是合乎逻辑、合乎情理的,生活中因“算计过细”而导致“自己心累”的事例很多,坏处挺多,确实不宜提倡。但我觉得,从当下的教育工作来说,这位姥姥的精细劲儿,“一把米有多少粒”的较真态度,倒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所谓的“辨忽微于毫芒,察迹象于疑似”,成功的教学在于细微处见精神显功力,切不可用“大概、差不多”来应付教学,模糊岗位,甚至于马虎混日子。

前段时间,我们举办了一个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主题是:做“四有”老师,办品质教育。对我们这个地方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气息、针对性很强的主题。做“四有”老师,才能办品质教育;办品质教育,需要“四有”新老师,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的。客观地说,经过几年来的上下努力,我们的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步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一些学校,应付的思想,混日子的思想,多有表现;没有目标,不讲标准,不讲究精细化管理的现象还是很有市场,没有深究“一把米有多少粒”的风气很盛,不少人早已丢掉了那个“玻璃量杯”,教学随意性很大。毫无疑问,这是阻碍我们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的关键因素。那一天,在参赛的50位老师当中,讲如何当“四有”好老师的多,讲怎么办品质教育的很少,没有从本质上弄清两者的关系。我作为评委,内心是很焦虑的。在点评的时候,我不得不调整常规套路,演讲技巧点评得少,如何把握和理解演讲内容点评得多,特别就如何打造品质学校、品质班级、品质老师、品质学生,重点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因为,这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期待,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努力方向。

最近,我参加一个学区的教研活动,感触很深。一位来自深圳的支教老师作了一个数学复习的讲座。她十分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化,通过总结笔记、列表、画知识结构图等来理清所学的知识。她要求不要机械地重复和死记硬背,而是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认识和遵循数学学习规律,真正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那天,这位年轻的老师用她广博的数学知识和严谨的理论素养,行云流水,天马行空,全程脱稿,既挥洒自如,又滴水不漏,给大家上了一节似曾相识、又高不可攀的复习指导课。我觉得,她是在数学里讲数学,在数学外讲数学,在数学高处讲数学,整个讲座充满了系统论和方法论,对我们的数学复习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她的讲座,在老师当中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大家都对这位老师的优异表现十分的景仰和推崇。

听完这一节课,我一直在思考。作为老师,需要怎样的学风、怎样的作风、怎样的教育环境,才能修炼成如此炉火纯青、扎实精湛的教学功力?对照我们自己,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现在的整个教育生态还需要下大力气去改变,一些学校忽视教学,忽视教研,老师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做非教学工作太多,没能安心、安静地履行主责主业,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去研究“一把米有多少粒”,缺乏精益求精,轻视打磨功夫,不愿锤炼本领。这样,要达到一个优秀老师的标准和高度就很难了。

现在,我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复习备考会议,每次我都会重复一个老掉牙的观点,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记忆知识的准确性,不要模棱两可,不要似是而非,没有“玻璃量杯”,想要高分是不可能的。去年,我因公事到邻省出差,接触一些当地的高中老师,他们对高考的话题谈得自然、深入,也很理性。特别是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基于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老师严谨专注的教风,是我们交流的重点。他们拿出手机的截图,里面显示,当地一个考生高考成绩740多分,比满分只少几分。我觉得,其中的奥妙很多,但老师教得准确,学生也记得准确,才是最关键的。

由此,“一把米有多少粒”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教育人来说,还是较真为好。

来源:小白蜀黍,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xiaobaiss.com/post/5690.html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点我查看教程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      点我查看教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