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网络经历写成日记,带你了解互联网财富的那些事!
脱下军装,走入大山。一年的驻村扶贫经历看上去并不算长,但时至今日,我依然对这段经历中的人和事记忆犹新,影像在脑海中翻滚,心底的情感愈发深刻强烈。
2017年正月底,驻村扶贫工作队进山了。下了麻竹高速,车就一头扎进保康县东北部重叠的山峦,一车人开始左摇右晃,车内突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沉静在对大山的领悟中,只听见小车低速粗重的吼声。不记得拐了多少个弯,当看到上空飘扬的已裉至白色的红旗,传来群狗吠叫声,我意识到,这就是我即将开启扶贫生活的椴树村了。
椴树村地处县城东北角,距黄堡镇还有二十公里。村委会坐落在坡地上,附近住着三户人家,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着。放眼望去,四面环山,层峦叠障,沟壑纵横,蜿延崎蛐的村道,四季皆绿的树木,尚未泛青的农田,瓦蓝瓦蓝的天穹,灰白相间的老土屋,又掺杂着几座红砖瓦房,两股高压电线顺势穿村而过,像一条织带飘向远方,直至视力所不及,犹如一幅泼墨的油画。
椴树村和对面贾角尖村共同拥有一条小河沟,几近干涸。村里人说,八九十年代,河沟里还有娃娃鱼呢,让我的神秘感陡增。原以为椴树村是因满山的椴树而得名,细问后得知,以前确实是椴树遍地,由于上世纪只砍不育,现在椴树已经绝迹了,剩下只能作菌坯和当柴烧的花栎树了。全村人均不到1.6亩耕地,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烟叶、蔬菜,发展菌类产业、畜禽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
扶贫工作队伙房安置在村委会对面的一间小屋里,四块水泥空心砖架成了灶台,从邻近的屋子里搬来一个桌子,两把椅子,再安好燃气灶,搁上炒锅,俨然一个标配的厨房。中午了,油热锅,姜片、干辣椒一撇下去,呛人的油烟充斥着整个屋子,连门口的鸡都走得远远的。菜出锅了,头上,身上,甚至房梁上,浓浓的油烟味久久地挥之不去。
小黑子是书记家去年冬刚逮的一条小狗,浑身麯黑,只有汪汪叫的时候,能看见它的几颗白牙。刚开始,小黑子是不给面子的,一见面就不客气,连叫带扑以显示它的忠诚,书记连声喝斥都不行,它仍然固执的叫个不停。看来,它还不认我这个新来的成员。晚饭时,专门多做了些面条,掺点火腿肠,把小黑子唤来,我一口,丢它一口。山里天黑得早,虽然看不到小黑子,但能感觉它一直就在脚边,我走哪儿,它跟哪儿,一有机会就蹭我的鞋子,扯我的裤脚。
山里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腊月开始准备过年,正月不过完还在年里。这段时间,村里都没啥事儿,大都是围着火炉子烤火。火炉子是改进型的,烧木柴带烟道,往炉膛里丢几根木柴,能管大半天,既能取暖,又能做饭烧水。记得多年前,家家户户过冬都熏木头疙瘩,头发、衣服落一层黑灰,时间一长,连鼻孔里都是黑的。
进村入户,免不了要喝个顿把酒。村里人喝酒叫敬酒,人家客气敬你酒,你得喝,关键是端杯喝的时候要说我回你了,不然,这杯酒喝了人家不认,你还得再喝一杯。入乡随俗,山里人喝酒直把(爽快),不怎么劝酒,客气话不多说,端起杯就喝。喝着自酿的粮食酒,谈着身边的人和事,不知不觉,主人,客人,都融入家庭的氛围了。更多时候,我在倾听他们讲述村里、家里的故事。
椴树村有三个小组,住户很分散,近的两三公里,远的有十几公里,现在还有十来户周边不通车,要翻山越岭,在这儿,摩托车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了。见到老黄的时候,已临近中午了。他正在新房子前修下田的坡坎。寒风料峭,老黄两只袖子撸到胳膊弯,一只裤腿捲了两褶,布满皱纹的脸上淌着几颗汗珠,稀疏的脑袋顶上雾腾腾的,老黄今年57岁,生活的重负使他过于苍老,是去年村安居工程第一批搬迁户。给老黄递了根烟,坐在他50平米新房的屋场前,开始叙起了家常。老黄连连说国家政策好,感谢党和政府。老黄媳妇前几年因病去世,去年底,村里建好新房,他带着有智障的女儿从三公里外的山冈上搬过来,两个人有低保,每年种些烟叶和辣椒,维持日常生活,去年烟叶品质不好,没挣什么钱。女儿27岁,因为智力问题,平日里只能干些简单的活儿,出不了远门。这也是老黄心里一直搁舍不下的话题。离开老黄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渴望美好的生活,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是每个人的权利。在现有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对因残疾、缺劳力、缺技能的家庭,帮扶他们致富,增加生活收入,增添生活幸福指数,是扶贫工作队绕不开,且需要深思的问题。
酝酿已久的村春季攻势行动誓师动员暨种植技能培训大会如期召开了。不到上午八点半,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拥来了。宽敞的村委会会议室里,几个小孩兴奋地相互追逐嘻闹,男人们或站立,或靠在椅背上,有的点燃一锅旱烟,鼓足腮帮猛吸一口,烟锅里顿时火星膨大,随着烟嘴的吧嗒声,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咳嗽声四起。妇女们年长的拿着鞋底,一针一线的纳着,三五个稍稍年轻点的拿着手机,时不时划过屏幕,静静的看着,自顾自的笑着。“安静,现在开会了啊”,村治保主任老周是个老兵,拍拍话筒,宣布开始开会了。村民们的精力还没有完全集中,男女老少们不停的低头思语,几个奶娃时不时的哭叫声,和村主任的讲话声混杂在一起。在听到各家烟叶、辣椒、天麻、香菌木耳的生产种植任务和奖励政策后,他们满脸的凝重变得意气风发起来,会场一片寂静。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今年的收成和收入了。
住村委会东头的老严右手早年落下残疾,一直戴着假肢。但他干起活来,动作麻利的让我惊讶。他第一个响应扶贫号召,搞起了菌菇栽培。刚开春,他又建了三个大棚,下午遇见他,他乐呵呵的,算算帐,去年刨去菌种、人工、材料等费用,净挣七万多元。连说今年预计可再增收四五万元。满场的菌菇粉,八九个人在忙碌着,翻堆浇水,给粉碎机上料除渣,远远的望去,老严眼角里都充盈着笑意。
椴树村海拔较高,地势陡峭,“天上下雨地下流”在这里不再是传说。唯一的一口水塘,还坐落在半山腰上,时常处于干涸的状态。村里修了蓄水池,平时人畜饮水还够用,一进入干旱季节,就只能仰头望天了。
转眼,进入四月份,在春天的动员下,经过一个寒冬的蓄势待发,连绵起伏的山峦已呈黛青色,路边的小草,山上的树枝抽芽发绿。让全村人兴奋的事情也随之而来,维修水塘开始动工了。两台挖掘机冒着黑烟,在堰塘里纵横驰骋,堤坝上,到处是围观的老少村民,这是他们的生命堰,激情塘!人们的欢呼声,马达的轰鸣声,一幅民生图跃然于大山深处。挥挥手,告别昔日天干盼雨的日子,迎来万物润泽的新生活!
从冬天走到冬天,我结识了好多乡亲,近100户的人家,户户都进过门,长年在家的都能叫出名字来。还有东家长西家短、西瓜绿豆芝麻事,甚至一些小秘密,我都听到看到了解到。在这村里,晨昏暮晓,炊烟袅袅,刮过的风,落下的雨,飘动的云,都已熟悉并感觉舒适。
带着责任而来,捧着群众幸福的答卷而归。驻村扶贫结束后,我回到机关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一闭眼,都是漫山遍野的花栎树、菌菇大棚、灰白相间的居民点,还有走到哪儿都在腿下绊脚的黑子!这里的山水已留下深深的足迹,生命里已拥有了这块土地。
来源:小白蜀黍,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xiaobaiss.com/post/4250.html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点我查看教程
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
最新!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
★★★★★ 点我查看教程
热门!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
★★★★★ 点我查看教程